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视频  >  嘉禾霞影——徐霞客南丰行
嘉禾霞影——徐霞客南丰行
2019年10月24日 12:21   浏览:7241   来源:初色南丰

《嘉禾霞影——徐霞客南丰行》

徐霞客(1587——1641年),本名弘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的好友明代大儒陈继儒因他喜好旅行的性格,给他取了霞客这个称号,后遂以此号称名后世。自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在母亲的鼓励下开始旅行探险的艰苦生涯,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他在旅行于云南的途次病倒被人送回江阴老家,于次年病殁,三十四年的时间,游屐几乎遍及全国。


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十九日,“乘醉放舟”,五十一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一生最后一次也是最壮烈的一次“万里遐征”。这次的方向是浙江、江西、湖南、江苏等地。此次旅行,他们从浙江常山进入江西,从上饶经抚州往吉安去萍乡入湖南。在抚州,他们从金溪过南城经黎川来南丰又回南城经宜黄往乐安,在南丰境内住了两晚。崇祯九年,十一月十一日清晨,主仆三人由新城(今黎川县)的(西城乡)梅源翻山越岭到达南丰县界,一个名叫漈山灶的地方(今太源乡黄家村磜头岭)。从徐霞客游记的文字来看,这次徐霞客他们是凌晨天还未亮便出行,由于梅源的旅店老板指错了路,他们往北错走了三里山路,直到天快亮了,碰到一个识路的人指点,他们再往南,越过两座山岭,又走了四里山路才走到南丰县界。本来梅源离漈山灶只有五里路程,因走错路,他们主仆三人迂回绕了十里方才到达。

漈山灶是一个被四山围绕的山窠,徐霞客从山岭下来后,以为走到了平地。但随即漈山灶的瀑布向他证明此处仍在高山上。从村子走出几十步后,地势下降,同时他听到瀑流飞溅的轰鸣,接着漈山灶瀑布就在他的脚下展现,飞悬数百尺,顺着石级盘旋往下行走时,漈山灶瀑布彷佛跟着行人,一级一级地捣动着他的视觉和听觉,而石级共有三百多级。徐霞客观赏后叹为观止,“乃知五泄、麻姑之名,以幸而独著也”。认为浙江诸暨的五泄瀑布和南城麻姑山的瀑布为世人所推崇乃是因为世人没到过漈山灶的缘故。言下之意,如果此处能为世人所知,那肯定将名动天下。徐霞客了解到在这里居住的山家村落,沿山中溪流而建,在山溪上游的称为“漈上”,在山溪下游的称为“漈下”。如今,这些地方已物是而名非,徐霞客在南丰最先踏上的这个地界依旧默默无闻。但我们仅从磜头岭现存的参天大树可以推断而知,当时漈山灶的植被一定非常茂密,生态一定非常之美,水资源一定非常丰富,因此漈山灶之瀑布一定非常之壮观。



从漈山灶下来,徐霞客一行款步而行。这一天的旅程,在徐霞客的记叙中,大都伴着流水淙淙的声音,每五里一个村落,村名中大都有桥。南丰的山水之美,让他们行步从容,细腻地观赏。他们每五里一停歇,驻足观望,询问并记录地名以志游:五里之后走到夏家桥(今太源乡黄家村下家桥),又五里走到尼姑坳(今已被潭湖水库水淹没),在途中看到两条小溪从北流来,在这里汇合。再沿着溪流而走五里,到了乾昌桥(今潭湖水库坝址),徐霞客注意到溪流在此已很丰沛,能泛起竹筏。想必当时他们心中已跃跃而起乘筏泛流的野趣吧。其后他们走过的地方——以五里计程,有沧浪桥(在今太源乡高家村沧浪)、黄婆桥(今太源乡高家村王背港,旧称黄陂港)、藏石岭(今莱溪乡石渠村老石岭)、思久铺(今莱溪乡石渠村,此地徐霞客特意记载:“铺有小桥”) 、来陂桥(今莱溪乡黄满村渡民湾)、石家桥(今莱溪乡西山村石家桥),在这里,徐霞客作了比较长久的驻足。在石家桥上,他左观右望,“溪之东有狮山,西有象山,狮山石独突兀,而象山半为斧斤所凿,二山紧束水口”,从这些激扬的文字可以看出徐霞客指点江山的样子。接着走了一里至府渡桥(今莱溪乡西山村鹅公桥),再走三里至艾家岭(在今莱溪乡西山村卢家),然后再十里进县城。


在这一日的行程中,徐霞客一直在观察着一条水流的方向——早上震撼过他的漈山灶之瀑布,它所形成的溪流一直在他的观察之下。不止一次地,徐霞客认出来自漈上的水流,或与黄婆桥的溪水汇合,“共下南山去”,或与来陂桥的大溪汇合,“遂同注而北”,或与旴江之水在城北下流汇合。对一条山涧溪流这般用心观察,寻踪觅影,在徐霞客的整个旅行生涯中是不多见的,至少在他的整个江西之游乃为仅见。可见他对漈山灶的瀑布的赞赏是发自肺腑的,能得徐霞客这样青睐,漈山灶瀑布幸甚。


进入县城,从东门而至西门。在西门关口外,临岸而立,观察着旴水在县城的流向。建在城外的崇真寺,让徐霞客产生凭阁眺望的雅兴。但也许是军峰山的召唤过于急迫,他要尽早的靠近那座奇山,没有时间的预算在佛阁之上。于是,仅遐想了一下,便再往西行,一条小溪从北而来,溪上有一座桥,他们从桥渡过,到了三江口(今市山中学旁)。



 这一天,徐霞客他们宿在三江口。第二天(崇祯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又是“东方甫白”的时候,他们再次起行,从三江口西边渡过溪流,沿着左边的路前行,去探幽军峰山。这次他们又蹈昨天的覆辙,走到吴坑附近的山岭,问路才知道走错了,此时已走了十里路,翻越了两座山岭。

好在徐霞客不会因此气馁,他在村民正确的指引下,重新从南上岭,再走五里,来到头陀峰(地处今市山镇丹坛村)。随后的行程,他们从西北循山而行,走了七里后,来到一个峡口。徐霞客对此处的描写,看上去似是离护国村不远的山路右边的瀑布:“一石飞突南崖,瞰溪撑日,日光溪影,俱为浮动。溪中大石矗立,其西两崖逼竖如门,水从崖中坠壁而下,萦回大石而出,盖军峰东溪源也”。当年这里有一架桥,新建不久,徐霞客他们经这架桥往北,“山回水聚”地登了半里山路,在一条歧路口望见一座庵,他们此时可能已经口渴腹饥,于是就前去拜访。庵里道人端出茶点款待他们,告知此庵名为龙塘庵(现为龙堂庵)。当得知他们是为揽胜而来,又告知他们在庵的西边有座“龙潭”大可观赏,可惜的是去那里的路被山林野草密密封闭,已不能到达。


道人所说的龙潭,似为现今的龙王窠,现今有路可去。当年徐霞客错过龙潭之游是龙王窠的遗憾,想必也是徐霞客的遗憾,要不然他怎么会对一个没去过的地方这么郑重地予以记载呢。而从这个小细节上又可以看出,南丰的山水之美,特别是当天徐霞客所观赏到的军峰山的山水之美——这些山水大都无名为记,已经使他心醉不已,于是他对有人提及的军峰山中有名字标记的地点当然神往。


从龙塘庵出来,从左边渡过一条小溪之后,徐霞客循着山北阴崖而行。山路看似有,走时无,往往被飞涧隔断,二里之间,这种情况出现了五六次。又走了三里,他们从一根山木搭成的独木桥走过一道垭口,直转军峰之北。此刻军峰山顶离他们仍然很远,在徐霞客的仰望中,军峰山顶正刺破苍穹。他们此刻停留处,又见一条石涧从峰顶悬凹而下,“盖北溪之源矣”。


至此,徐霞客对军峰山的山涧溪流,不厌其烦的记叙指出,不下四五处,军峰山的水让他回味不已,赞叹不已。


走出那段山重水复的山路,徐霞客终于走到了上山的大路,路简单了,“而上无重峰之隔矣”。他以后要走的山路,至今仍是军峰登顶的主要途径。


“从东北路口西上一里”,在北岭山脊上,有空屋三间,他们到了现今军溪观。军溪观自古为宜黄和南丰在军峰山的交界之地,乃两县上山之人的憩息点。徐霞客他们推门而入,惟见绳床土灶,不见有人。他们在这里小作憩息,徐霞客在观外徘徊,四处观望。西望是宜黄,东向眺望则是从南丰所来之路。


从军溪观南向攀登,脚下的路不再是山路,而是凿出的石级。石级凿在山脊上,两旁再没有其他的山峰与之比高,走在上面,有如李白诗“虚步蹑太清”。徐霞客对此感觉良好,“蹈空而上”,“愈上愈高,风气寒厉,与会仙异矣”。这条直达山顶的山径石级,徐霞客踱步计数,共四千三百步。对这条石级山路,徐霞客印象深刻,后来他特意访问到这条石级的由来,得知是由山下进贤村的一位名叫金廷璧的山民,他的父母全资资助而修成。徐霞客在游记中将金廷璧的名字郑重的记下,算是一种钦佩的表达吧。


在山顶,徐霞客纵目极望,群山万壑纷至沓来。十一月的军峰山顶,视野开阔,视界清晰。海拔一千七百六十米的高度,令人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而“亭亭峭削”的军峰山的群峰又令人有我见青山多妩媚的亲和。徐霞客观赏着、辨认着,这一山脉来自福建,那一群峰来自南丰,还有来自南城的。特别是对军峰一百八十平方公里景区内的着棋峰,徐霞客尤为赞赏,认为“非他峰所及”。开始他们在北道登山的时候,望见着棋峰,曾悔恨没从那条“奇险”的道路登山。现在到了山顶,游历了绝顶石屋(今三仙真君祠)后,徐霞客决定亲历着棋峰。他们 “蹑蹬攀隙”,从着棋峰到石转崖,再度西峡,“路甚奇险”,兴致勃勃。在着棋峰,他们从着棋峰的夹缝中俯瞰,发现一个幽深的山洞,于是“攀箐挂石而下”,从下午开始,下到洞中时不觉已日落,于是攀蹑出洞,“观落日焉”。当天,他们宿在山顶。


第二天,他们在山顶观日出。“赤丸如轮,平升玉盘之上”。仅一次登山,军峰山就给与徐霞客最好的气候以及最佳视野让他能尽情地观赏到日落与日出,这也算是军峰山带给徐霞客的亲和感吧。赏完日出,随后他们从顶北而下,回到军溪观。遗憾的是,到了这里,南丰再没留住这位霞客的游屐,他的心是孤云野鹤,此时已无心且无意地向往着宜黄那边的军峰山景……他从西边下山,一里左右走到混元观,这个地方,已属宜黄县界。

徐霞客在南丰停留的时间虽然不多,但以他的名望之高而对南丰山水心仪如斯,他在南丰的游屐仍可为南丰旅游增色不少。其中他反复提到的漈山灶之瀑布以及由此形成的漈水溪流,经徐霞客的惊鸿一瞥并加冕如王,身价百倍却奇怪地湮没,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如何在南丰旅游宣传中做好这个漈山灶瀑布这个文章,是一个值得去探索的问题。另外,徐霞客在军峰山的上山路线,如果开辟为一条专门的旅游路线,也不失为一个亮点。

另一个值得记叙的是,当时陪伴徐霞客南丰之行的两位仆人,王姓仆人不久就逃离,顾姓仆人陪伴徐霞客到了云南之后,也卷款私逃。他们两人虽然没有名望,但和南丰有这么一段善缘,所以也姑且记载于这里。特别是顾仆,此行一共三年跟随徐霞客,他和徐霞客在后来的旅途中历经艰险,在湘江险遭强盗杀害,身中四刀,仅得免死,其后仍旧不离不弃地陪伴徐霞客远游至云南,快到大理时方才卷走徐霞客行李财物潜逃。顾仆即可以说是忠仆,也可以说是叛徒。他这种性格矛盾,行为奇特的人,对他在南丰的行游,加以一段解说,也是很有视听效果的。


徐霞客最后这次远游,正值明朝末期,四处兵燹,盗贼纵横,他也几次遇险。但他在南丰的这几天是平和的,从他游记的记叙上也可看出,南丰在当时称得上物阜民丰,民风淳朴。打造宜居宜游,这两点应该是个很重要的条件。


附:《徐霞客游记》南丰篇原文

十一日,东方乍白,自梅源溯小流西上一岭,路应度谷梅源至黄婆三十里,黄婆至县三十里。而西,因歇店主人言,竟从北直岭上,三里,逾岭北,天渐明,问之途人,始知其误,乃从岭侧径道,转而南越岭两重,共四里,得一村坞,询之,曰:“此岭即南丰界也。岭北水下新城,岭南下永丰①,但随小水南行一里,可得大道。”从之。至漈上坞,始与梅源大道合。其处平畴一环,四山绕壑,以为下土矣。已而流忽下坠,捣级而下,最下遂成一瀑,乃知五泄、麻姑之名,以幸而独著也。是名漈山灶②。去梅源始五里,余迂作十里行矣。水上人家为漈上,水下人家为漈下。又五里,夏家桥。又五里,尼姑坳。途中两有小水自北来合。又五里,乾昌桥,已胜筏。又五里。沧浪桥。又五里,黄婆桥,有一溪自北来,桥架北溪上,水自桥南出,与漈上之水合,共下南山去,而陆路由北岭入山,迂回岭上。北行五里,曰藏石岭。又三里,又过一小溪,亦自北而南,越而西二里,为思久铺。铺有小桥,桥下细流始西向行,路复随之。五里,西至来陂桥,又一溪颇大,自北来会,同过桥下,而漈上大溪,亦自南来会,遂同注而北。又一里,溪之东有狮山,西有象山,狮山石独突兀,而象山半为斧斤所凿,二山紧束水口,架石梁其中,曰石家桥。溪自桥下俱北去,路自桥上,西向府渡桥,一里,又有小溪自南而北,亦有石梁跨其上。又三里,上艾家岭。又十里,至南丰,入城东门。三里出西门,则盱江自西南抵西门,绕南门而北转,经东门而北下,想与漈上之水会于城北之下流也。西门外濒溪岸,则石突溪崖,凿道其间,架佛阁于上,濒江带城,甚可眺望,以行急不及登。又西五里,一溪自北来,渡其桥,又一溪自西来,即溯之行,有数家在溪上,曰三江口,想即二溪与盱江合故名也。


十二日,东方甫白,从三江西渡溪,循左路行,路渐微。六七里,日出,入山口,居舍一二家,去路颇遥。先是,有言三江再进十里,有山口可宿者,余既讶其近,又疑其居者之寡。连逾二岭,三里,遇来人询之,曰:“错矣。正道在南,从三江渡溪已误也。”指余南循小路转。盖其岭西北为吴坑,东南为东坑,去三江已十里矣。乃从南转,下一坑,得居民,复指上岭。共五里,至后阿。从其西北小路直上二里,则一小庙当路岐,从庙西北,平循山半阴崖而行,又二里而至一山,过脊处南北俱有路,而西向登岭一路独仄,遂蹑之行。既登一峰,即转入山峡。其峡有溪在下,自西而东,东口破壁而下,绾口一峰,西南半壁,直倾至底,石骨如削铁,路在其对崖。循峡阴西入,[自过脊登岭至此,]共三里。一石飞突南崖,瞰溪撑日,日光溪影,俱为浮动。溪中大石矗立,其西两崖逼竖如门,水从崖中坠壁而下, [潆回大石而出,盖军峰东溪源也。]崖下新架一桥,渡而北,山登岭半里,山回水聚,得岐路入一庵,名龙塘庵。有道人曰:“西有龙潭,路棘不可入。”得茗,食点数枚。出庵,从左渡小溪,遂复直上岭,二里,复循山北阴崖而行,屡有飞涧从山巅坠下,路横越涧上。[流者五、六次,]下复成溪,又三里,得横木栈崖,又二里,直转军峰之北,仰望峰顶,犹刺天也。有石涧自峰顶悬凹而下,盖北溪之源矣。


渡溪[二百步,]复上一岭,始与北来大路合,遂高南向峰顶而上,无重峰之隔矣。自东北路口西上一里,至北岭度脊处,有空屋三间,中有绳床、土灶而无人居。其西下[为]宜黄之道,东即所从来大道也。自此南上,凿蹬叠级,次第间出,蹈空而上,道甚修广,则进贤金父母所助而成者。金名廷璧。自此愈上愈高,风气寒厉,与会仙异矣。[自分道处至绝顶,悉直上无曲坠,共四千三百步,抵军峰巅。]登顶下望五、六尖峰,自西南片片成队而来,乃闽中来脉也。至绝顶之南圆亘为着棋峰,亭亭峭削,非他峰所及。[盖自南丰来,从车盘岭南面上,不及北道之辟,然经着棋峰栈石转崖,度西峡中,蹑蹬攀隙,路甚奇险。余从北道望见之,恨不亲历。]北起为绝顶,则石屋中浮,丘、王、郭三仙像共列焉。其北度之脉,则空室处。其北又起一峰,直走而为王仙峰,东下而为麻姑,东北下而为云盖,以结建昌者也。自着棋峰夹中望,下有洞穹然,攀篝挂石而下,日尚下午,至洞,已渐落虞渊,亟仍攀蹑而上,观落日焉。


十三日, 缺 白,赤丸如轮,平升玉盘之上,遥望日下,白气平铺天末,上有翠尖数点,则会仙诸峰也。仍从顶北下十里,至空屋岐路处,遂不从东而从西下,里许,而得混元观,则军峰之北下观也。其地已属抚之宜黄。


注:

①“永丰”应为“南丰”之误;
②“漈山灶”疑为“磜山岭”、“磜头岭”之误。若无其事,原来是最狠的报复。

| 信息来源:抚州南丰发布(作者:彭晓华 王小平)、嘉禾霞影、南丰文旅

头条号
初色南丰
介绍
不忘初心,出色青年!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