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本地  >  记得收看哟!今晚八点《记住乡愁》走进曾巩故里,“橘乡”南丰
记得收看哟!今晚八点《记住乡愁》走进曾巩故里,“橘乡”南丰
2021年02月22日 11:54   浏览:4554   来源:初色南丰

金秋十月,如果来到南丰,你会看到一座处处有“”的城市。

枝头上,饱满的橘子挂得满满当当;街巷里,售卖橘子的店铺鳞次栉比;小城人家中,待客的橘子码得整整齐齐。

此时,无论你是来到橘园里、走进店铺中,还是到居民家做客,主人家一定会拿出最新鲜的橘子与你分享。

自唐时起,南丰蜜橘就成为了皇家贡品,伴随着浓郁的橘香,古城已走过了1700多年的时光,“橘乡”南丰,不负其名。



游茂洪治水



南丰古城,气候宜人、雨水充沛,是一座群山环绕的小山城。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大量人口迁到此地生活。

但随着迁移人口的增多,耕地和灌溉的问题愈发严重。

直到唐朝初年,一位叫游茂洪的县令来到南丰,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他打算在低洼之地兴建陂塘,开挖沟渠,引旴江水灌溉农田。

然而,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占用耕地。

就在游茂洪左右为难的时候,当地百姓找到了他,表示愿意捐出自家的耕地,兴建陂塘。

历经战乱之苦远迁而来的人们明白,只有整体环境好了,才会有个人的好日子

经过十年的时间,游茂洪带领人们修筑了五处陂塘,使两万多亩的农田得到灌溉,南丰自此成为物产丰饶之地

不仅如此,这项工程还开通了航运,让当地农产品得以外运,蜜橘可以沿旴江一路北上,成为朝廷贡品,这座大山深处的古城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秋雨名家”



南丰最有名的人物莫过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了。曾巩,世称“南丰先生 ”,其与南丰的关系之紧密,不言而喻。

不过今天咱们要先说说曾巩的爷爷曾致尧

古城中有座南丰曾氏的祖宅,宅上刻有“秋雨名家”四个字,乃是宋太宗亲赐,而这份殊荣的得来便与曾致尧有关。

曾致尧是南丰古城中走出的第一位进士,北宋时期曾官至户部郎中。

一次,宋太宗宴请群臣时,说他治下的大宋国泰民安,国库充盈,他很欣慰。群臣盛赞皇帝圣明。

只有曾致尧知道,当时江南正逢秋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

这时候,把这样的情况曝出来,难免要扫皇帝兴,触怒龙颜势必要担很大的风险的。

但是,曾致尧更加深知,知情不报有失为臣之道

于是,他顶着压力向皇上进言。

说虽然现在国库充盈,但江南还有不少地方在闹旱灾,如果陛下您能为百姓办点实事,让上天为江南下一场秋雨,这可比国库里面有钱要好多了。

对于曾致尧的谏言,宋太宗不但没恼,反而盛赞曾致尧有爱民之心,随即下令免除江南赋税,并御赐曾家“秋雨堂”之名。

从那以后,曾氏家族便有了“秋雨名家”之称。




“折福折寿”救助他人



小城虽小,但大爱无私。

抗战时期,战火不断蔓延,致使许多人背井离乡外出逃难,来到了这座位于大山深处、日寇难以抵达的小城南丰。

那时的南丰,城中只有一万人,但却以自己的力量接纳了近五万难民。

战乱时期,物资匮乏,南丰人的生活也过得不宽裕,但大家还是竭尽所能地收留那些失去家园的同胞。

眼看他们没有片瓦可遮风雨,南丰人就腾出房屋,让出祠堂,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一处安身之地。

没有吃的,南丰人就把自己放养的寿鱼、寿鸡、寿牛送给他们,给他们一份生活上的支撑。

在当时的南丰,放养寿鱼、寿鸡、寿牛是一项传统,寓意积累福德,为家中老人增福增寿。

但在那个动荡的国难岁月,为了帮助同胞,淳朴的南丰百姓放下了禁忌,即便自己“折福折寿”,也要让受难的同胞活下去。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来此避难的人也在南丰安家落户,成为新南丰人,而守望相助、苦乐同当的精神也在古城中延续了下去。



从“甜蜜的困惑”到“甜蜜的事业”



文章开头,我们就说到南丰有着“橘乡”之称,橘子是这里重要的产业。

然而这份甜蜜的产业对于南丰人来说,也曾成为一项“甜蜜的困惑”。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南丰蜜橘的产量逐年提高,市场饱和,价格一直回落。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鸿斌、王洁父女俩开始尝试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探索南丰蜜橘的国际贸易,慢慢地打开了销路,生意越做越大。

正当生意如火如荼之际,父女俩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向所有人分享他们的销售渠道。

都说同行是“冤家”,但在王氏父女眼中,同行应该是伙伴,只有与人分享,才能共享甜蜜,南丰的橘子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今晚20:00,走进曾巩故里,“橘乡”南丰,倾听“秋雨名家”的故事,感受帮助他人、共享甜蜜的快乐。

《记住乡愁》第七季

播出内容:《南丰——满城橘香 物丰人和》

播出时间:2021年2月22日(周一)20: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END

来源:记住乡愁

头条号
初色南丰
介绍
不忘初心,出色青年!
推荐头条